苏杭应奉局历史词典解释
官署名。北宋崇宁元年(1102),置造作局于苏州、杭州,集中东南地区工匠数千人,制造象牙、犀角、玉石、金银、竹藤及雕刻、织绣等工艺品,供应宫廷,一切物料皆取于民间。四年,又置应奉局于苏州,搜罗奇花异石等珍贵物品,以船运往京师,号“花石纲”。方腊起义时,罢苏杭应奉局与花石纲,起义失败复置。宣和七年(1125)罢。
词语分解:
- 苏杭的解释 苏州 、 杭州 的并称。 清 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十:“自 金陵 至 苏 杭 。” 郭小川 县委书记的浪漫主义诗:“大川小沟,赛过 苏 杭 二州。”
历史知识推荐:都省
官署名。即尚书都省。魏、晋、南北朝尚书省长官办公场所,亦称尚书上省、尚书都坐。以录尚书事、尚书令、仆射为长官,属官有左、右丞,都令史,下统六部。隋、唐、五代及北宋前期为尚书省总官署。唐制,下设左司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