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侍大夫怎么写好看:
中侍大夫历史词典解释
官名。宋徽宗政和二年 (1112),改内侍官景福殿使置,为寄禄阶官,正五品。金朝为内侍官二十五阶之第三阶,从四品下。明洪武四年 (1371)定为散官,从四品内官得授此阶。
官名。宋代武职自太尉至下班祗应,共五十二阶,其中有中侍大夫、中亮大夫、中卫大夫。金代中侍大夫为从四品下内侍官。见《宋史·职官九·国朝武选》、《金史·百官一》。
词语分解:
- 中侍的解释 指宫中的侍从官。宣和遗事后集:“中侍立堂上宣赦……后略曰:‘赦 赵 某父子之罪,免为庶人。’”
- 大夫的解释 古代官名。西周以后的诸侯国中,国君下有卿、大夫十三6*级,“大夫”世袭,且有封地。后来大夫成为一般任官职者的称呼孤之过也,大夫何罪。——左传·僖公三十三年
历史官职推荐:司关下士
官名。西魏、北周地官府司门下大夫司关中士佐官,正一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