州都尉怎么写好看:
州都尉历史词典解释
武官名。魏晋时代,州亦偶有分部设置都尉的,《通典·职官十八》“魏官品”条和《通典·职官十九》“晋官品”条均谓州郡国都尉、司马,第八品。当是州亦有都尉之设。《晋书·石勒载记》记石勒“进攻赵郡,害冀州西部都尉冯冲”,可作为官品条所记的补证。北魏亦有州都尉,《魏书·官氏志》记天赐元年(公元404年)“又制诸州各置都尉以领兵”。其职任是统领州兵以维持州境内的治安。
词语分解:
- 州都的解释 州大中正的别称。 三国 魏 曹丕 时行九品中正制,郡置中正,州置大中正,掌管地方选拔官吏事宜。 隋 时避讳,改大中正为州都,常以重臣兼任,如 炀帝 为 晋王 时,即曾任州都。 开皇 后罢九品中正制,改行科举,州都遂废。晋书·刘毅传:“置州都者,取州里清议,咸所归服,将以镇异同,一言议。”宋书·恩倖传序:“州都郡正,以才品人。” 陈垣 史讳举例卷六:“ 魏 晋 以后,诸州皆置大中正,以甄别流品
- 尉的字典解释 尉 wèi 古代官名,一般是武官:县尉
历史官职推荐:府佐
魏晋南北朝时期诸公、军府幕僚佐吏通称。宋书·礼一“司徒、征北、镇南三府佐。”后世亦指知府之佐官,如同知、通判之类。 吏员名。汉置,居延汉简10.32甲34为汉代张掖太守文书签署,府佐在守属之次,其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