慢藏诲盗怎么写好看:
慢藏诲盗书法图片
慢藏诲盗历史词典解释
①谓收藏财物不慎而致盗贼。《喻世明言》卷二三: “却不思慢藏诲盗,梢子因瞰良人囊金,贱妾容貌,辄取不仁之心。”②比喻疏于守备而引起奸人觊觎。《旧五代史·晋书·桑维翰传》: “即今主帅赴阙,军府无人,臣窃思慢藏诲盗之言,恐非勇夫重闭之意,愿回深虑,免起奸谋。” ○慢藏诲盗 冶容诲淫
见“慢藏诲盗,冶容诲淫”。《喻世明言》卷9:“自古道:‘慢藏诲盗’,只为这三十万钱带来带去,露了小人眼目,惹起贪心,就结伙做出这事来。”
词语分解:
- 慢藏的解释 疏于治理或保管。后汉书·文苑传上·杜笃:“天畀 更始 ,不能引维,慢藏招寇,復致 赤眉 。”魏书·乌洛侯传:“民尚勇,不为斋窃,故慢藏野积而无寇盗。” 章炳麟 国家论:“一废一存,慢藏贾祸之道在是矣。”
- 诲盗的解释 诱人盗窃。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·中国地质略论:“虽曰炭田有以诲盗,而慢藏不用,则谁之罪哉。”参见“ 诲淫诲盗 ”。
历史典故推荐:浮槎
源见“乘槎”。传说中海上天河间往来的木筏。元 王实甫西厢记一本一折:“滋洛阳千种花,润梁园万顷田,也曾泛浮槎到日月边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