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制使怎么写好看:
经制使历史词典解释
官名。(1)北宋宣和三年(1121),以发运使陈遘兼经制使,主管东南七路财赋,创收经制钱。南宋绍兴初罢。九年(1139),复置江、淮、荆、浙、闽、广路经制使和经制判官,掌检察中外失陷钱物,催促未到纲运,措置籴买粮草,总领各路提举常平司事,不久罢。(2)南宋建炎元年(1127),以王为河东经制使,傅亮为经制副使,负责收复失地;马忠为河北经制使,措置节制民兵,不久罢。经制使官署称经制使司或经制司。
词语分解:
- 经制的解释 1.治国的制度。 汉 贾谊 治安策:“岂如今定经制,令君君臣臣,上下有差,父子六亲,各得其宜,姦人亡所几幸,而群臣众信,上不疑惑!” 明 张居正 请乞优礼耆硕以光圣治疏:“﹝ 徐阶 ﹞定经制以核边费。” 清 马建忠 上李伯相覆议何学士如璋奏设水师说:“伏查国家经制,凡一事关係数省者,则责成一人以督理之。”2.经理节制。尉缭子·制谈:“经制十万之众。”新唐书·裴度传:“惮 度 復当国,因经制军
- 使的字典解释 使 shǐ 用:使用
历史知识推荐:李彝殷
?—967 五代时党项人。后唐夏州定难军节度使李彝超弟。清泰二年935彝超卒,被推为留后,受末帝封为节度使。历官晋、汉、周三朝,累加至宋太傅,兼中书令,封西平王。曾附北汉。宋建隆元年960,遣使奉表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