辩道论怎么写好看:
辩道论历史词典解释
书名。三国魏曹植著。载《广弘明集》卷五。以驳斥“神仙之书,道家(指道教)之言”为宗旨,故名。认为人之“寿命长短,骨体强劣”,皆因其作为而异,“善养者终之,劳扰者半之,虚用者殀(夭)之”,而无长生不死之理。对桓谭相信“灾异变怪”而“畏天戒”的主张,表示异议,根据道家的自然之义,认定蛰虫不能夏潜,震雷不能冬发,“时变则物动,气移而事应”。反映了作者的无神论倾向。
词语分解:
- 辩道的解释 1.阐明事理。 隋 王通 中说·事君:“ 房玄龄 问史,子曰:‘古之史也辩道,今之史也耀文。’” 阮逸 注:“辩道,约理明变。”2.巧伪之道。 明 叶子奇 草木子·原道:“‘人之为道而远人。’ 子思 言此之时,佛氏之教未入中国,已虑其絶人伦、去人事,始谓之辩道矣;其虑可不谓远已乎?”
- 论的字典解释 论 (論) lùn 分析判断事物的道理:论断
历史知识推荐:亦都护
一作易都护、邑都护、亦都兀惕。突厥语音译。初见于鄂尔浑突厥碑铭。七世纪定居别失八里今新疆吉木萨尔北之拔悉蜜部首领及十二、十三世纪高昌回鹘首领皆曾用此号。高昌回鹘亦称其首领所居之城为亦都护城。此号含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