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人枢密院历史词典解释
官署名。辽代置,即“南枢密院”。
词语分解:
- 汉人的解释 1 2 汉族人3 西汉、东汉时代的人
- 枢密院的解释 封建时代中央官署名。主管官称枢密使。 五代 、 后梁 建崇政院,以崇政使知院事。 后唐庄 宗 同光 元年改为枢密院,以枢密使知院事与宰相共秉朝政,文事出中书,武事出枢密。 宋 代与中书省分掌军政,号为“二府”。 辽 分置北枢密院相当兵部、南枢密院相当吏部及 汉 人枢密院掌 汉 族地区兵马。 元 代枢密院主管军事机密、边防及宫廷禁卫等事。 明太祖 改置大都督府,枢密院遂废。参阅文献通考·职官十二
历史知识推荐:授时通考
书名。清鄂尔泰等奉敕撰。七十八卷。成书于乾隆元年1736,一说始纂于乾隆二年,成书于乾隆七年。内分八门:一“天时“,除总论农业外,仿农家月令,辑录各节候农业生产事宜;二“土宜”,分述辨方、物土、田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