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部纵贯铁路历史词典解释
自台湾省基隆至高雄,经台北、新竹、台中、嘉义、台南等地,纵贯台湾岛西部。全长408千米。基隆—台北段1887—1891年筑成,台北—新竹段1893年通车。1899年起向南延展,1908年全线通车。其中苗栗县竹南镇以南至彰化市以北段由走向大体平行的海线(沿海岸线走)和山线(沿山麓走)组成,余为复线。1979年全线实现电气化。为全省铁路交通大动脉。有通往日月潭的集集线和全省最长的森林铁路阿里山森林线等支线。
词语分解:
- 铁路的解释 行驶通道或轨道的一种,由钢轨构成,早先是由木制,但现在通常为钢制,通常由钢轨首尾相接铺成两条线,构成供车辆行驶的永久性道路;按这样形式铺设两条或多条轨道的路
历史地名推荐:毗卢寺
在今河北石家庄市西北郊杜北乡上京村东。始建于唐天宝年间,历代都曾重修。现仅存释迦殿和毗卢殿。释迦殿在前,面宽三间,进深二间。殿中塑释迦坐像一尊,四壁绘有以佛教故事为题材的壁画。毗卢殿在后,是寺内正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