会稽山怎么写好看:
会稽山历史词典解释
在今浙江中部绍兴、嵊州、诸暨、东阳等市、县间,为钱塘江支流浦阳江与曹娥江的分水岭。近南北走向。历史上记载的会稽山,多指今绍兴市境内诸峰。相传夏禹至苗山(或作茅山、防山)大会诸侯,计功封爵,名为会稽。后禹崩葬此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:会稽山“上有禹冢、禹井”。春秋于越时山中建有不少城邑,如曾为越旧都的嶕岘大城以及会稽山上城、会稽山北城等。勾践为吴所败,退居此山。秦始皇三十七年(前210)出巡,登会稽,祭大禹,望于南海,即此。故后世又称为秦望山。
词语分解:
- 会稽的解释 1.山名。在 浙江省 绍兴县 东南。相传 夏禹 大会诸侯于此计功,故名。一名 防山 ,又名 茅山 。左传·哀公元年:“ 越子 以甲楯五千保于 会稽 。” 汉 袁康 越绝书·外传记越地传:“﹝ 禹 ﹞更名 茅山 曰 会稽 。”2.郡名。 秦 置,今 江苏省 东部及 浙江省 西部地。汉书·严助传:“ 严助 , 会稽 吴 人。” 南朝 宋 刘义
- 山的字典解释 山 shān 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:土山
历史知识推荐:那木罕
?—1292或1301 又译南木合。元世祖第四子。母察必皇后。至元三年1266,封北平王。八年,以海都频年作乱于西北,建幕阿力麻里镇戍。十三年,诸王昔里吉等谋叛,被执,送于术赤后王忙哥帖木儿所。二十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