秉彝场怎么写好看:
秉彝场历史词典解释
亦名蛮夷场。在今四川屏山县西北新市镇。清乾隆 《屏山县志》 卷1: 蛮夷乡在 “县西二百里。有蛮夷、石角、下溪、冒水孔四场”。秉彝场在镇之东,西为石角营。元、明为蛮夷长官司治所。
词语分解:
- 秉彝的解释 持执常道。诗·大雅·烝民:“民之秉彝,好是懿德。” 毛 传:“彝,常。” 朱熹 集传:“秉,执。”孟子·告子上引作“秉夷”。 唐 独孤及 故太保赠太师韩国苗公谥议:“协恭秉彝,动罔违德。” 清 方苞 为秦门高贞女纠举本引:“天属之情,秉彝之性,惟遘閔凶、备危苦而后庶一见之。” 李大钊 民彝与政治:“吾民宜固其秉彝之心田,冒万难以排去其摧凌。”
- 场的字典解释 场 (場) cháng 平坦的空地,多指农家翻晒粮食及脱粒的地方:场院
历史地名推荐:龙泉驿
①唐置,即今山西屯留县东南康庄。资治通鉴:唐会昌三年843,郭谊“至龙泉驿迎候敕使”,即此。②明置,在今四川成都市东南龙泉镇。明史·忠义传:奢崇明叛军进攻成都,“成都卫指挥翟英扼贼龙泉驿”。③明置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