钱法侍郎怎么写好看:
钱法侍郎历史词典解释
官名。即督理钱法侍郎。明末于户部置,品秩正三品,与侍郎同。天启五年(1625)因钱法混乱,专设户部侍郎一人督理。清亦置,掌钱法堂事。光绪三十二年(1906)裁。
词语分解:
- 钱法的解释 钱币制度。 宋 岳珂 桯史·机心不自觉:“﹝ 秦檜 ﹞亟諭之曰:‘适得旨,欲变钱法,烦公依旧夹锡样铸一緡,将以进入,尽废见鏹不用。’” 清 丁晏 书包倦翁安吴四种后:“迄乎钞法行而钱法大坏。”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二章第二节:“在五铢钱确定以前,铜钱轻重不一,私铸钱盛行,钱法很乱。”
- 侍郎的解释 中国古代官名,明清时代是政府各部的副部长,地位次于尚书兵部侍郎
历史知识推荐:大清中外一统舆图
又作“皇朝中外一统舆图”。见“大清一统舆图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