磨勘司左司丞历史词典解释
官名。明太祖洪武三年(1370)于磨勘司置司丞,不分左右,五人,佐司令掌司事。十年革。十四年复置,始分左、右,各一人。二十年复罢。
词语分解:
- 磨勘的解释 1. 唐 宋 官员考绩升迁的制度。 唐 时文武官吏由州府和百司官长考核,分九等注入考状,期满根据考绩决定升降,并经吏部和各道观察使等复验,称“磨勘”。 宋 代设审官院主持此事。旧五代史·唐书·庄宗纪五:“戊午,詔应南郊行事官,并付三銓磨勘,优与处分。” 宋 范仲淹 答手诏条陈十事:“今文资三年一迁,武职五年一迁,谓之磨勘。” 宋 王明清 挥麈后录卷二:“ 唐 制,郊祀行庆,止进勋阶, 五代
历史官职推荐:从吉
宋朝官员守丧制度。即父母或尊亲属亡故后,遗属守丧,至大祥 满二十五月 毕,禫服 满二十七月 终了一月后改服吉服,称“从吉”。从吉后,方可朝见或参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