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津堡怎么写好看:
通津堡历史词典解释
①北宋置,属银城县。在今陕西神木县南。金改属葭州。后废。
②北宋崇宁三年 (1104) 改南达堡置,属河州。在今青海循化撒拉族自治县西南。《宋史·地理志》河州: 通津堡 “东至安疆砦四十五里,西至大通城界二十五里,南至循化城一百三十里,北至大通城界二十里”。后废。
③在今甘肃夏河县东北。《宋史·地理志》 河州: 通津堡 “旧名南达堡,崇宁三年赐今名”。
词语分解:
- 通津的解释 1.四通八达之津渡。梁书·武帝纪上:“追奔逐北,奄有通津。” 唐 皇甫冉 西陵寄灵一上人诗:“ 西陵 遇风处,自古是通津。” 明 邢昉 雨后山家始见桃花诗:“閒宜临浅水,暖欲傍通津。”2.喻显要的职位。 晋 陶潜 咏三良:“弹冠乘通津,但惧时我遗。” 唐 司空图 榜下诗:“三十功名志未伸,初将文字竞通津。”
- 堡的字典解释 堡 bǎo 军事上防守用的建筑物:堡垒
历史地名推荐:相公堡
即今湖南衡南县 衡阳市 东南六十里相市乡。同治 清泉县志 卷1: 相公堡市 “相传诸葛武侯督赋临烝,尝舣舟于此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