伏波桥怎么写好看:
伏波桥历史词典解释
在今广东顺德市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1广州府顺德县:伏波桥在“县南二里。《志》云,桥西南五里有乡名石桶,南越相吕嘉故乡也。嘉闻汉兵分道南下,于其地筑石瓮、金斗二城,及兵败,遂遁于此。伏波将军路博德遣兵穷追,编桥渡兵,桥因以伏波名。石桶即石瓮之讹也”。
词语分解:
- 伏波的解释 1. 汉 将军名号。 西汉 路博德 、 东汉 马援 都受封为伏波将军。见汉书·武帝纪、后汉书·马援传。 南朝 宋 鲍照 代苦热行:“ 戈船 荣既薄, 伏波 赏亦微。” 唐 刘长卿 送张司直赴岭南谒张尚书诗:“盛府依 横海 ,荒祠拜 伏波 。” 明 夏完淳 大哀赋:“ 横海 、 伏波 , 戈船 、 下瀨 。”2.谓平息变乱。 王闿运 丁文诚诔:“抗急疏而请使,举偏师以伏波。”
- 桥的字典解释 桥 (橋) qiáo 架在水上或空中便于通行的建筑物:桥梁
历史地名推荐:磨儿勘
明代西藏地名。元代吐蕃等路宣慰使司都元帅府辖有亦思马儿甘万户府,明洪武七年1374 于其地置磨儿勘招讨司。在今西藏昌都地区芒康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