营州中屯卫历史词典解释
明洪武二十六 (1393) 置,属北平都司。治所在龙山县 (今辽宁喀喇沁蒙古族自治县西南白塔子)。永乐元年 (1403) 徙治平谷县 (今北京市平谷县) 西,属大宁都司。后废。
明洪武二十六年(1393年)置,治今辽宁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南公营子村。永乐元年(1403年)移治平谷县(今北京平谷区)西北。后废。
词语分解:
- 屯卫的解释 1.驻兵守卫。史记·秦始皇本纪:“尽徵其材士五万人,为屯卫 咸阳 。”后汉书·刘玄传:“右辅都尉 严本 恐失 更始 为 赤眉 所诛,将兵在外,号屯卫而实囚之。”2.指兵卫之所。后汉书·窦宪传:“ 宪 惧见幸,分宫省之权,遣客刺杀 畅 於屯卫之中。” 李贤 注:“屯兵宿卫之所。”明史·蓝玉传:“ 玉 遣百户 毛海 诱缚其父子,送京师诛之,而尽降其众,因请增置屯卫。”3. 隋 唐 时禁卫军的一种。
历史地名推荐:坑源隘
在今福建漳平市北。方舆纪要卷99宁洋县:坑源隘在“县治所在今双洋镇北四十里。又北二十里至延平府永安县之林田隘,林田北出之要会也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