乌面鹄形怎么写好看:
乌面鹄形书法图片
乌面鹄形历史词典解释
乌:乌鸦。鹄:天鹅。脸黑如乌,身瘦如鹄。形容人困饿潦倒之状。《南史.侯景传》:“时江南大饥,江、扬弥甚,旱蝗相系,年谷不登。百姓流亡,死者涂地……其绝粒久者,乌面鹄形。”
词语分解:
- 乌的解释 乌 (烏) wū 指“乌鸦”:乌白马角(喻不可能实现的事情)
- 鹄形的解释 枯瘦貌。 宋 胡继宗 书言故事·贫乏:“言飢饿者为鵠形。” 明 杨基 桂林与蒋张二指挥观兵诗:“燕頷将军髯似戟,鵠形俘虏面如刀。” 明 卢象昇 借本屯田鼓铸修城疏:“臣每至一山邨,行数十里,或百餘里,但见人面鵠形之老稚,非踉蹌道旁,即展转沟壑。”
历史典故推荐:眼如电
源见“岩下电”。形容人目光明亮,炯炯有神。宋 苏轼赠写真何充秀才诗:“君不见潞州别驾眼如电,左手挂弓横捻剑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