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二监怎么写好看:
十二监历史词典解释
官署名。明代宦官衙门的合称。即司礼监、内官监、御用监、司设监、御马监、神宫监、尚膳监、尚宝监、印绶监、直殿监、尚衣监、都知监。初各设太监一员,正四品;左、右少监各一员,从四品;左、右监丞各一员,正五品;典簿一员,正六品;长随、奉御无定员,均从六品。后改设提督太监、掌印太监及典簿、掌司、写字、长随、奉御等员。
词语分解:
- 十二监的解释 明 代所设管理皇室内务的十二个衙门,各有掌印太监一员。 明 刘若愚 酌中志·内臣职掌纪略:“皇 明 祖训所载,设立内府衙门,职掌品级,立法垂后,亦尽善尽美……按内府十二监:曰司礼、曰御用、曰内官、曰御马、曰司设、曰尚宝、曰神宫、曰尚膳、曰尚衣、曰印綬、曰直殿、曰都知。”参阅明史·职官志三。
- 十二的解释 1.十分之二。史记·高祖本纪:“地方二千里,持戟百万,县隔千里之外, 齐 得十二焉。” 裴骃 集解引 苏林 曰:“十二,得十中之二。”2.特指税率或利率十分之二。周礼·地官·载师:“凡任地……甸稍县都,皆无过十二。” 贾公彦 疏:“皆无过十二者……皆无过十而税二。”汉书·贡禹传:“商贾求利,东西南北各用智巧,好衣美食,岁有十二之利,而不出租税。” 颜师古 注:“若有万钱为贾,则获二千之利。”3.形
- 监的字典解释 监 (監) jiān 督察:监察
历史知识推荐:郭士立
1803—1851 一译郭实腊。德籍基督教新教传教士。1831年来中国,受英国东印度公司派遣,在上海等处贩卖鸦片并进行侦探活动。1832年乘“阿美士德”号间谍船在中国沿海航行,收集军事、政治、经济情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