绣毬山历史词典解释
①在今江西临川市南八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6抚州府临川县: 绣毬山 “在府南八十里。蜿蜒盘礴,北为高田山,南为洞原岭,西跨宜黄县界,以形似名”。
②在今云南澄江县东七里。《清一统志·澂江府》: 绣球山 “在河阳县东七里,金莲山之南”。
词语分解:
- 绣毬的解释 1.花名。一名“粉团”、“八仙花”。落叶灌木,叶青色。夏季开花,成五瓣,簇聚呈球形,色白或淡红,甚美丽,为著名观赏植物。见广群6*芳6*谱·花谱十七·雪毬。 唐 元稹 六年春遣怀诗之七:“童稚痴狂撩乱走,绣毬花仗满堂前。”醒世恒言·灌园叟晚逢仙女:“玫瑰杜鹃,烂如云锦,绣毬郁李,点缀风光。”2.用五色丝绸扎成的球状物。古代宫廷乐队舞蹈用的道具。亦用作女子居室或床上的装饰品。宋史·乐志十七:“三曰抛毬乐队
- 山的字典解释 山 shān 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:土山
历史地名推荐:八士镇
在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北部。面积33平方千米。人口3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八士桥,人口4000。原名八字桥,因镇中市河交叉处有二桥呈“八”字形得名。明、清间镇中多名人,遂渐雅称为八士桥。1949年为八士镇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