监州怎么写好看:
监州历史词典解释
官名。南朝在某州元刺史时,以其他官员监理该州事务,代行刺史职权,称监某州或监某州事,简称监州。地位较正式任命的刺史为低,亦可升任刺史。见《南齐书·陆慧晓传》。后亦为通判的别称。
官名。通判的别称。南朝梁萧景曾以安右将军监扬州,监州之称自此始。见《梁书·萧景传》。宋朝于各州设通判,名为知州之佐,也称监州。见《文献通考·职官十七·郡丞通判》。
词语分解:
- 监州的解释 1.监察州县。 唐 薛能 荔枝诗:“颗如松子色如樱,未识蹉跎欲半生。岁杪监州曾见树,时新入座久闻名。”2.指监察州县之官。 元 虞集 户部尚书马公墓碑:“公行部,劾治其暴横者监州一人。”3. 宋 代于诸州置通判,亦称监州。 宋 范仲淹 送向综国博通判桂州诗:“通籍三公后,监州 五岭 深。”
- 监的字典解释 监 (監) jiān 督察:监察
- 州的字典解释 州 zhōu 古代的一种行政区划,所辖地区的大小历代不同(后多用于地名):州县
历史官职推荐:公臣
西周时期在朝廷任官之臣。区别于王臣。公臣簋铭: “虢仲令公臣司朕百工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