招商中茶怎么写好看:
招商中茶历史词典解释
明代招商开中茶叶,以充边饷之制度。洪武末,行“茶粮事例”,于四川成都、保宁(今阆中)、重庆(今重庆市)、播州(今贵州遵义)置茶仓,令商纳米中茶,以米济边或备赈,旋罢。宣德十年(1435),行“运茶支盐事例”,令商于成都、保宁等处官仓支茶,每官茶百斤,与折耗茶十斤,自备脚力运赴甘州(今甘肃张掖)、西宁(今属青海),付淮浙官盐八引、六引为酬,正统元年(1436)罢。弘治三年(1490)行“茶钱事例”,今陕西布政司出榜召商,商人纳价给引,赴产茶地收买茶斤,运付指定茶马司,以十为率,六分听其货卖,四分入官,亦有五五中分或官三商七者,引价初纳钞,后改纳银。十五年,命禁招商中茶。
词语分解:
- 招商的解释 用广告、展览等方式吸引商家(投资、经营):~引资。
- 茶的解释 茶 chá 常绿灌木,叶长椭圆形,有锯齿,经加工制为饮料,就是茶叶;秋末开花,白色;种子可榨油;木质致密,供雕刻用:茶树
历史知识推荐:凉州府
清雍正二年1724改凉州卫为府。治武威今市。辖境相当今甘肃武威、永昌、金昌、民勤、天祝、古浪、永登等市、县地。1913年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