土伯特怎么写好看:
土伯特书法图片
土伯特历史词典解释
亦作图伯特、退摆特。为吐蕃一词的音变。屡见于清康熙、雍正、乾隆朝官书,指今西藏地方。康熙三十四年(1695)曾封第巴桑结嘉错为“土伯特国王”。有时此名也用以指藏族,如“西海大小土伯特”,常与“唐古特”混用。
词语分解:
- 土伯特的解释 清 代文献中对 西藏 地区及当地藏族的称谓。也作“图伯特”、“图白忒”。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五:“ 西藏 古 吐蕃 , 元 明 为 乌斯藏 ,其人则谓之 唐古特 ,亦曰 土伯特 。”
- 土伯的解释 神怪名。楚辞·招魂:“魂兮归来!君无下此幽都些。土伯九约,其角觺觺些。” 王逸 注:“土伯,后土之侯伯也。约,屈也。觺觺,犹狺狺;角利貌也。言地有土伯执衞门户,其身九屈,有角觺觺,主触害人也。” 唐 皮日休 虎丘寺古杉诗:“势能擒土伯,丑可骇山祇。” 清 顾炎武 恭谒天寿山十三陵诗:“幽都蹲土伯,九关飞虎倀。”
- 特的字典解释 1. 不平常的,超出一般的:~殊
历史知识推荐:恩信
魏晋时依附人口之一。政府可用以赏赐给贵族官僚,其地位与客相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