昏眊重膇历史词典解释
唐·柳宗元《与萧翰林俛书》:“昏眊重膇,意以为常。”
词语分解:
- 昏眊的解释 1.眼睛昏花。 唐 柳宗元 与萧翰林俛书:“居蛮夷中久,惯习炎毒,昏眊重膇,意以为常。” 宋 欧阳修 谢赐<汉书>表:“臣两目昏眊,虽嗟执卷之已艰,十袭珍藏,但誓传家而永宝。” 清 沉初 西清笔记·纪文献:“ 文恪 于暮年眼昏眊,不能作。” 茅盾 色盲五:“正是这颗心的撞击,使他全身的血液骚扰不宁,使他的神经混乱,使他的眼睛昏眊。”2.同“ 昏耄 ”。老迈。 元 白朴 梧桐雨第二折:“如今
- 重膇的解释 脚肿病。重,通“ 肿 ”。左传·成公六年:“民愁则垫隘,於是乎有沉溺重膇之疾。” 杜预 注:“重膇,足肿。”新唐书·柳宗元传:“居蛮夷中久,惯习炎毒,昏眊重膇,意以为常。”
历史典故推荐:剪须烧药
旧唐书.李勣传载:李勣遇暴疾,验方云:须灰可以疗之。太宗乃自剪须为其和药。勣涕泣叩拜,帝曰:“吾为社稷计耳,不烦深谢。”后因以“剪须烧药”为君臣之间感情深厚之典。唐 白居易七德舞诗:“剪须烧药赐功臣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