弃邪从正怎么写好看:
弃邪从正书法图片
弃邪从正历史词典解释
谓抛弃邪行,归向正道。三国 蜀 诸葛亮《为后帝伐魏诏》:“有能弃邪从正、箪食壶浆以迎王师者,国有常典,封宠大小,各有品限。”亦作“弃邪归正”。清 钮琇《觚剩.舒氏义烈》:“今公已弃邪归正,承袭王封。”鲁迅《南腔北调集.答杨邨人先生公开信的公开信》:“一种是革命的骁将,杀土豪,倒劣绅,激烈得很,一有蹉跌,便称为‘弃邪归正’,骂‘土匪’,杀同人,也激烈得很。”
见“改邪归正”。
词语分解:
- 弃邪的解释 舍弃邪说。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·诸子:“览华而食实,弃邪而採正,极睇参差,亦学家之壮观也。”
- 从正的解释 1.趋从正道。易·随:“象曰‘官有渝’,从正‘吉’也。” 孔颖达 疏:“所执官守正,能随时渝变以见贞正,则往随从。” 唐 孔颖达 毛诗正义序:“作之者所以畅怀舒愤,闻之者足以塞违从正。”2.依从正体。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·书证:“吾昔初看説文,蚩薄世字,从正则惧人不识,随俗则意嫌其非,略是不得下笔也。”3.遵循,修正。 明 唐顺之 送陆训导序:“昔者 孔子 患 郑 卫 之声乱於雅颂,乖
历史典故推荐:连群鳌
借指侵犯他国的行为。清陈曾寿甲辰岁日本观油画庚子之役诗: “河伯汪洋轻海若,大人游戏连群鳌。寸地尺田树荆棘,中央四角酬天骄。” 参见:○龙伯钓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