陶公漉酒巾历史词典解释
源见“酒漉纱巾”。指陶渊明戴的头巾。唐 刘禹锡《柳絮》诗:“萦回谢女题诗笔,点缀陶公漉酒巾。”
词语分解:
- 陶公的解释 1.指 晋 陶侃 。晋书·陶侃传:“尚书 梅陶 与亲人 曹识 书曰:‘ 陶公 机神明鉴似 魏武 ,忠顺勤劳似 孔明 , 陆抗 诸人不能及也。’”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·政事:“ 陶公 性检厉,勤於事。” 唐 李商隐 潭州诗:“ 陶公 战舰空滩雨, 贾傅 承尘破庙风。”2.指 陶安公 。传说中的神仙。 汉 刘向 列仙传·陶安公:“ 陶安公 者, 六安 铸冶师也。” 唐 李白 答杜秀
- 漉酒巾的解释 滤酒的布巾。泛指葛巾。 唐 白居易 效陶潜体诗之十三:“口吟归去来,头戴漉酒巾。” 唐 朱放 经故贺宾客镜湖道士观诗:“雪里登山履,林间漉酒巾。” 明 宋濂 跋<匡庐社图>:“其一人冠漉酒巾,被羊裘,杖策徐行。”参见“ 漉酒 ”。
历史典故推荐:饥饱劳役
谓生活劳苦,食无定时。元 高文秀黑旋风第三折:“俺哥哥三朝的五日,可便忍饿耽饥,五六日不曾尝着水米,常言道饥饱劳役。”元无名氏碧桃花第二折:“这病呵是风寒暑湿,饥饱劳役。” 并列 生活艰难,食不定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