习非成俗怎么写好看:
习非成俗书法图片
习非成俗历史词典解释
谓习惯于不好的东西而成风尚。晋 葛洪《抱朴子.疾谬》:“杯觞路酌,弦歌行奏,转相高尚,习非成俗。”
述补 习惯于坏的东西而成为风尚。晋·葛洪《抱朴子·疾谬》:“杯觞路酌,弦歌行奏,转相高尚,习非成俗。”△多用于习俗方面。
词语分解:
- 习的解释 习 (習) xí 学过后再温熟反复地学,使熟练:练习
- 成俗的解释 1.固有的习惯、风俗。荀子·正名:“散名之加於万物者,则从诸夏之成俗。” 宋 王安石 上皇帝万6*言6*书:“天下之人,亦已渐渍於失教,被服於成俗。”2.形成良好的风俗。礼记·学记:“君子如欲化民成俗,其必由学乎!”汉书·匡衡传:“故万国莫不获赐祉福,蒙化而成俗。”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·勉学:“直取其清谈雅论,剖玄析微,宾主往復,娱心悦耳,非济世成俗之要也。”
历史典故推荐:梁王傅
借指失意之人。唐储光羲贻王侍御出召椽丹阳诗: “炎时方怵惕,有若践霜露。惆怅长岑长,寂寞梁王傅。” 参见:○宣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