阳平县怎么写好看:
阳平县历史词典解释
①西汉置,属东郡。治所即今山东莘县。东汉为侯国。三国魏属阳平郡。西晋永嘉后废。北魏太和二十一年(497)复置,北齐改为乐平县。隋开皇六年(586)复改阳平县,八年(588)改为清邑县。
②南朝宋置,属鲁郡。治所在今山东微山县西北北羊庄。北齐省。
③南朝宋侨置,属阳平郡。治所在今江苏铜山县境。北魏属南阳平郡。后废。
④南朝宋改洋平县置,属桂林郡。治所当在今广西东北部融江、龙江下游及红水河下游一带。后废。
⑤北魏置,属江夏郡。治所即今河南泌阳县。隋开皇七年(587)改为饶良县。
⑥1935年2月川陕革命根据地由宁强县析置,治阳平关(今陕西宁强县西北阳平关镇)。同年3月废。
(1)古县名。(1)西汉置,治今山东省莘县。属东郡。东汉改为侯国,后复为县。西晋永嘉后废。北魏太和二十一年(497年)复置。北齐改为乐平县。隋开皇六年(586年)复名阳平县,属魏州。开皇八年改为清邑县。(2)南朝宋置,治今山东省滕州市西。属徐州。北齐废。(3)北魏改比阳县置,治今河南省泌阳县。为东荆州治。隋开皇七年改名饶良县。(2)旧县名。川陕苏区设。1935年由陕西省宁羌县阳平关地区析置。治今宁强县阳平关。县因以为名。同年3月红军北上后撤销。
词语分解:
- 阳平的解释 升调;现代汉语四声中的第二声
- 县的字典解释 县 (縣) xiàn 中国省级以下的一种行政区划
历史地名推荐:通安镇
1在江苏省苏州市虎丘区西北部,西临太湖,南依南阳山,北濒京杭运河。面积44平方千米。人口4.1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通安,人口4400。镇因桥得名。1949年为通安乡。1958年合并华巨、彭山、金墅三乡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