漠然置之怎么写好看:
漠然置之书法图片
漠然置之历史词典解释
置:放。谓对人对事冷漠无情,放在一边不理不睬。清.田雯《学政条约序附十五则》:“使者将于四书文字外各以五经疑义设问,以观所答,多士毋漠然置之。”梁启超《少年中国说》:“彼而漠然置之,犹可言也;我而漠然置之,不可言也。”
偏正 漠然,冷淡的样子。冷淡地把事情搁置在一边。形容对人或事物不重视、不关心。梁启超《少年中国说》:“彼而漠然置之,犹可言也;我而漠然置之,不可言也。”△贬义。多用于表示待人处世方面。→袖手旁观 漠不关心 漠不相关 不闻不问 ↔满腔热忱 热肠古道 无微不至 守望相助。也作“淡然置之”、“淡然处之”。
词语分解:
- 漠然的解释 1 ∶冷淡地对待,不关心漠然置之2 ∶寂静寂然无声,漠然不动3 ∶茫然神情有些漠然
- 之的解释 之 zhī 助词,表示领有、连属关系:赤子之心
历史典故推荐:飞土逐网
先秦·无名氏弹歌:“断竹续竹。飞土逐宍。”汉·赵晔吴越春秋•勾践阴谋外传:“故歌曰:‘断竹续竹,飞土逐肉’之谓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