狱门亭长怎么写好看:
狱门亭长历史词典解释
官名。西晋置,为县属吏。
吏名。晋代置于县,见《晋书·职官志》。其职掌当在于守护县狱。
词语分解:
- 狱的解释 狱 (獄) yù 监禁罪犯的地方:监狱
- 亭长的解释 1. 战国 时,国与国之间为防御敌人,在边境上设亭,置亭长。 秦 汉 时在乡村每十里设一亭,置亭长,掌治安,捕盗贼,理民事,兼管停留旅客。多以服兵役期满的人充任。此外设于城内和城厢的称“都亭”,设于城门的称“门亭”,亦设亭长,职责同上。 东汉 后渐废。史记·高祖本纪:“﹝ 高祖 ﹞为 泗水 亭长。” 张守节 正义:“ 秦 法,十里一亭,十亭一乡。亭长,主亭之吏。”2. 唐 代尚书省各部在都事、主
历史官职推荐:制置解盐使
官名。简称解盐使。北宋仁宗庆历八年1048始置,以陕西提点刑狱兼任,掌陕西解州治今山西运城西南 池盐生产、销售事宜。其官署为制置解盐司。 官名。宋置,简称解盐使。掌陕西解州池盐生产、销售事宜。咸平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