牧子怎么写好看:
牧子书法图片
牧子历史词典解释
北魏隶户之一。又称牧户。为国有牧场之主要劳动者,其来源以被征服部落为主。有河西牧子、南秀容牧子和并州牧子等名称。地位低下,境遇贫苦,北魏末年曾多次起义。唐代又称牧人、牧丁、监牧小儿。属监牧,直接从事牧养繁殖马牛等劳作。多为“长上专当”,世代为牧,人身依附性强烈。按军事编制管理,工余进行骑射训练,战时可征为群牧兵。
词语分解:
- 牧子的解释 放牧的人;牧童。唐律·厩库:“诸牧畜产,準所除外,死失及课不充者,一牧长及牧子,笞三十。”新五代史·杂传十七·刘岳:“兔园册者,乡校俚儒教田夫牧子之所诵也。”旧题 宋 尤袤 全唐诗话·李百药:“﹝ 李百药 ﹞藻思沉鬱,尤长五言。虽樵童牧子,亦皆吟讽。”
- 牧的字典解释 牧 mù 放养牲口:牧童
- 子的字典解释 子 zǐ 古代指儿女,现专指儿子:子女
历史知识推荐:山花碑
全称词记山花咏苍洱境碑,亦称大理喜洲圣源寺杨黼碑记。明景泰元年1450立,白族杨黼撰。原嵌在云南大理喜洲圣源寺观音殿壁柱间,现移存大理市文化馆。碑高1.1米,宽0.45米。题额八字,正文十三行,行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