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凤阁鸾台三品历史词典解释
宰相职衔。即同中书门下三品,唐武则天光宅元年(684)改,中宗神龙元年(705)复称同中书门下三品。
官名。唐武则天光宅元年(公元684年)改中书省为凤阁,门下省为鸾台,同中书门下三品改称同凤阁、鸾台三品。神龙元年(公元705年)复旧称。
词语分解:
- 三品的解释 1.三种,三类。易·巽:“六6*四:悔亡,田获三品。” 高亨 注:“田,猎也。品,种也。筮遇此爻,其悔将亡,行猎将得三种猎物。”书·禹贡:“厥贡惟金三品。” 孔 传:“金、银、铜也。” 孔颖达 疏:“ 郑玄 以为铜三色也。”太平广记卷四○一引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·张彦:“ 巴巫 间,民多积黄金,每有聚会,即于席上列三品,以夸尚之。”2.三等,即上、中、下三等。 汉 刘向 说苑·政理:“政有三品:
历史官职推荐:门下小史
吏名,汉置,为郡县小吏,给事门下,故称门下小史;位在门下干之下。后汉书·百官五·州郡:“閤下及诸曹各有书佐,干主文书。”注:“汉官曰:书佐五十人,循行二百三十人,干、小史二百三十一人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