沮洳山怎么写好看:
沮洳山历史词典解释
又名大号山、北山、淇山。在今河南辉县市西北。淇水发源于此。《山海经·北山经 ·北次三经》: “沮洳之山,无草木,有金玉。濝水出焉,南流注于河。”
词语分解:
- 沮洳的解释 1.低湿之地。诗·魏风·汾沮洳:“彼 汾 沮洳,言采其莫。” 孔颖达 疏:“沮洳,润泽之处。” 唐 柳宗元 零陵三亭记:“ 零陵县 东有山麓,泉出石中,沮洳汚涂。” 林纾 记九溪十八涧:“溪身广四五尺,浅者沮洳由草中行,其稍深者,虽渟蓄犹见沙石。”2.指低湿。 晋 左思 魏都赋:“隰壤瀸漏而沮洳,林藪石留而芜秽。”新唐书·韩全义传:“遇贼 广利城 ,方暑,地沮洳,士皆病癘。” 清 薛福成 出
- 山的字典解释 山 shān 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:土山
历史地名推荐:七曲水
即今云南昭通市和大关县西之洒鱼河。元和志卷32曲州:“七曲水,在州西北三十里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