伯姬建贞怎么写好看:
伯姬建贞历史词典解释
《谷梁传.襄公三十年》:“伯姬之舍生火,左右曰:‘夫人少辟火乎?’伯姬曰:‘妇人之义,傅母不在,宵不下堂。’左右又曰:‘夫人少辟火乎?’伯姬曰:‘妇人之义,保母不在,宵不下堂。’遂逮乎火而死。妇人以贞为行者也,伯姬之妇道尽矣。”
春秋时,宋伯姬因受旧礼教的束缚而不知通变,死守妇道而被火烧死。后用为恪守妇道典范之典。
汉.陆贾《新语.道基》:“曾闵以仁成大孝,伯姬以义建至贞。”
词语分解:
- 伯姬的解释 1. 春秋 鲁宣公 之女, 宋共公 夫人,亦称 共姬 、 恭伯姬 。 共公 死后,执节守贞。 鲁襄公 三十年, 宋 宫失火,左右劝其躲避, 伯姬 曰:“妇人之义:保傅不俱,夜不下堂……越义而生不如守义而死。”遂被焚死。见穀梁传·襄公三十年、 汉 刘向 列女传·宋恭伯姬。 汉 牟融 理惑论:“ 豫让 吞炭漆身, 聂政 皮面自刑, 伯姬 蹈火, 高行 截容,君子为勇而有义,不闻讥其自毁没也。”2
- 贞的解释 贞 (貞) zhēn 坚定,有节操:忠贞不渝
历史典故推荐:鹿马之奸
借指奸佞之臣。清蒲松龄聊斋志异·续黄梁: “有龙图学士包上疏,其略曰: 至且一臂不袒,辄忤鹿马之奸。” 参见:○指鹿为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