翰林都林牙历史词典解释
官名。辽朝南面官,总领翰林院之事。多兼掌修国史等事,常以契丹人为之。
官名。辽代设此官,为翰林院长官,掌天子文翰之事。见《辽史·百官志三·翰林院》。
词语分解:
- 翰林的解释 皇帝的文学侍从官,唐朝以后始设,明、清改从进士中选拔翰林天台陶先生。—— 明· 高启书博鸡者事
- 林牙的解释 1. 辽 官名。 辽 置大林牙院,掌文翰之事,设有北面都林牙、北面林牙承旨、北面林牙、左林牙、右林牙等职。 宋 黄庭坚 和谢公定河朔漫成之六:“虏庭数遣林牙使, 羌 种来窥雁塞耕。” 清 吴锡麒 新水令·喜洪稚存自塞外归套曲:“直压得小林牙意气低,越显出大都护威风陡。”参阅辽史·百官志一。2.指 西辽 或 西辽王 。 宋 李纲 论不可遣罢防秋人兵札子:“探报有 林牙 、 高丽 之师, 金 人
历史官职推荐:东道慰劳大使
参见“东道慰劳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