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南行中书省历史词典解释
元至正十六年(1356)朱元璋置,治所在应天府(今江苏南京市)。辖境相当今江苏、安徽二省和上海市以及江西婺源县地。明洪武元年(1368)改置中书省。
元至正十六年(1356年)朱元璋置,治应天府(今江苏南京市)。辖境相当今上海市和江苏、安徽二省及江西省婺源县地。明洪武元年(1368年)改置中书省。
词语分解:
- 江南的解释 1 ∶长江下游以南的地区,就是江苏、安徽两省的南部和浙江省的北部江南草长,杂花生树。——南朝梁· 丘迟与陈伯之书江南好风景。——唐·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能不忆江南。——唐· 白居易忆江南春风又绿江南岸。——宋· 王安石泊船瓜洲2 ∶泛指长江以南江南出
- 中书省的解释 官署名。始设于魏晋,是奉皇帝意旨掌机要、发政令的中央机构。隋代改为内史省、内书省。至唐代,国家政令由中书省制定,经门下省审复,交尚书省执行。元代废门下、尚书两省,由中书省总领百官,成为国家政务中枢。明初袭元制,1380年中书省被革去。
历史地名推荐:重安侯国
东汉改钟武县置,属零陵郡。治所在今湖南衡阳县 西渡镇 北。三国吴改为重安县。 东汉时改重安县置,治今湖南省衡阳县西北。属零陵郡。三国吴时复为重安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