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粗气浮怎么写好看:
心粗气浮书法图片
心粗气浮历史词典解释
粗:粗疏,轻率。浮:浮躁。心地粗率,脾气急躁。《官场现形记》三○回:“毕竟当武官的心粗气浮,也不管跟前有人没有,开口便说:‘大人,你怎么连标下都不认得了?’”鲁迅《致黎烈文》:“《儿时》一类之文,因近来心粗气浮,颇不易为;一涉笔总不免含有芒刺,真是如何是好。”
并列 心思粗疏,脾气浮躁。《官场现形记》30回:“毕竟当武官的心粗气浮,也不管跟前有人没有,开口便说:‘大人,怎么连标下都不认得了?’”△贬义。常用于形容人的性情。也作“心浮气粗”、“心浮气躁”。
词语分解:
- 心粗的解释 做事不够细心心粗气躁
- 浮的解释 浮 fú 漂在水面上,与“沉”相对:浮桥
历史典故推荐:孩名
礼记.内则:“〔子生三月〕父执子之右手,咳而名之。”陆德明释文:“孩字又作咳。”后因以“孩名”指婴儿时期。唐 元稹招讨镇州制:“因念自孩名之逮于羁丱,十三年不能为成人,岂忍一朝之忿,驱而杀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