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军校怎么写好看:
正军校历史词典解释
军阶名。清末新陆军次等官阶之一。光绪三十年(1904)定新军官员等级,分三等九级,始置。为次等第一级,任督队官、执事官等。秩视守备,阶正五品。宣统元年(1909)修订,军官冠以某队(步队、马队)、军佐冠以某科(军医、军需)字样。
词语分解:
- 正军的解释 1.指壮丁。 元 初征兵制分正军户和贴军户。正军户出丁应役,其丁谓正军;贴军户则出钱以补贴正军户。 元 石德玉 秋胡戏妻第一折:“我奉上司钧旨,你是一名正军,着我来勾你当军去。”元史·兵志一:“旧例,丁力强者充军,弱者出钱,故有正军、贴户之籍。”参见“ 正军户 ”。2.在役兵士;正规军。水浒传第二九回:“本待要起人去和他厮打,他却有 张团练 那一班儿正军,若是闹将起来,和营中先自折理。” 明
- 校的字典解释 校 xiào 学堂,专门进行教育的机构:校园
历史官职推荐:经略大臣
官名。亦简称“经略”。清朝重大军事行动之统帅。特简亲信王、大臣充任,地位高于总督。属临时性设置,事罢即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