烽堠怎么写好看:
烽堠书法图片
烽堠历史词典解释
又称烽墩、边堠、墩台。古代军事设施。设于边境,置兵戍守。用以瞭望敌情,传递消息。遇敌昼则举烟,夜则举火。或以敌之多寡举火放炮。
词语分解:
- 烽堠的解释 见“ 烽候 ”。
- 烽的字典解释 烽 fēng 古代边防报警的烟火:烽火(a.古代边防报警的烟火;b.喻战争或战乱)
- 堠的字典解释 堠 hòu 古代瞭望敌情的土堡:斥堠(“斥”,侦察的意思;侦察敌情的建筑物,亦指探测敌情的士兵)
历史知识推荐:陈演
?—1644 明四川井研人,字发圣,号赞皇。天启进士,改庶吉士,授编修。崇祯时累迁礼部右侍郎。以贿通内侍,召对称旨,崇祯十三年1640擢礼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,入预机务。十六年任首辅,为帝所倚信。次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