征事郎怎么写好看:
征事郎历史词典解释
①官名。隋炀帝大业三年(607) 置,员五十人,正八品,隶谒者台,据事大小出使。②唐朝置为正八品下文散官。金朝改为从八品上。元朝再改从七品,敕授。明朝从七品,升授。
文散官名。唐始置,秩正八品下。宋初沿唐制置征事郎,品亦同,元丰三年(公元1080年)废。金亦置征事郎,秩从八品上,元升为从七品。明制以征事郎为从七品升授之阶。清制从七品概为征事郎。
词语分解:
- 征事的解释 1.征引故事。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·书记:“解者,释也。解释结滞,徵事以对也。”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·华阳博议下:“六代文章之学,有徵事,有策事。徵者共举一物,各疏见闻,多者见胜。”2.古代试士“策问”内容之一。 宋 王谠 唐语林·补遗四:“策问五道。旧例:三道为事务策,一道为方略,一道为徵事。”3. 汉 官名,丞相属官,同六百石。汉书·昭帝纪:“丞相徵事 任宫 手捕斩 桀 。
- 郎的字典解释 郎 láng 对年轻男子的称呼:大郎
历史官职推荐:盐课司大使
官名。明清盐课司之主官。掌盐场、盐井产盐事务。明洪武十五年1368 改司令设,司各一人,凡一百五十九人,未入流。隶盐运使司。清初沿设,司各一人,凡一百一十四人,为正八品。隶盐运使司或盐法道。 官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