斩袪怎么写好看:
斩袪书法图片
斩袪历史词典解释
《左传.僖公五年》载:晋侯派遣寺人披(字伯楚)攻打蒲城,追杀重耳(即后来的晋文公)。重耳“逾垣而走,披斩其袪”。杜预注:“袪,袂也。”孔颖达疏:“总名为袂,其袂近口,又别名为袪。此斩其袪斩其袖之末也。”后以“斩袪”借指旧怨。《梁书.马仙琕传》:“射钩斩袪,昔人弗忌。”《旧五代史.符存审传》:“射钩斩袪之人,孰不奉觞丹陛?”
词语分解:
- 斩袪的解释 斩断其袖。借指旧怨。典出左传·僖公五年:“﹝ 重耳 ﹞踰垣而走, 披 斩其袪。” 杜预 注:“袪,袂也。” 孔颖达 疏:“总名为袂,其袂近口,又别名为袪。此斩其袪斩其袖之末也。”三国志·吴志·孙休传:“ 丹杨 太守 李衡 ,以往事之嫌,自拘有司。夫射鉤斩袪,在君为君,遣 衡 还郡,勿令自疑。”梁书·马仙琕传:“射鉤斩袪,昔人弗忌。”旧五代史·唐书·符存审传:“射钩斩袪之人,孰不奉觴丹陛。”
- 斩的字典解释 斩 (斬) zhǎn 砍断:斩断
- 袪的字典解释 袪 qū 袖口:“掺执子之袪兮”
历史典故推荐:亦步亦趋
形容事事追随和模仿他人。孔子的学生颜回有一次问孔子,老师您慢慢走,我也慢慢走;老师您快快地走,我也快快地走;老师您前面跑,我也跟在后面跑;老师您跑得一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