盖棺事定怎么写好看:
盖棺事定书法图片
盖棺事定历史词典解释
人死后,是非功过才能断定。《晋书.刘毅传》:“丈夫盖棺事方定。”唐代杜甫《自京赴奉先咏怀》诗:“盖棺事则已,此志常觊豁。”唐代韩愈《同冠崃》诗:“行矣且无然,盖棺事乃了。”后亦作“盖棺论定”。
其他 意犹盖棺论定。喻指将决定的事定下,不再改变。语本《韩诗外传》8·23章:“子贡曰:‘君子亦有休乎?’孔子曰:‘阖棺兮乃止播兮,不知其时之易迁兮,故学而不已,阖棺乃止。’”明·冯惟敏《耍孩儿·骷髅诉冤》曲:“自古道盖棺事定,入土为安。”△多用于描写功过。→盖棺事了 盖棺事已
词语分解:
- 盖棺的解释 指身故。 宋 苏轼 提举玉局观谢表:“臣敢不益坚素守,深念往愆……盖棺未已,犹怀结草之心。” 明 唐顺之 刑部郎中唐嘿庵墓志铭:“君自束髮至盖棺,未尝一日不兢兢砥厉名检。” 鲁迅 花边文学·运命:“‘智者千虑,必有一失’,这里的‘失’,是在非到盖棺之后,一个人的运命‘终是’不可知。”
- 定的解释 定 dìng 不动的,不变的:定额
历史典故推荐:自公退食
公:公门,即所谓衙门。 从公门回家吃饭。 旧指在府衙供职。语出诗.召南.羔羊:“羔羊之革,素丝五缄,委蛇委蛇,自公退食。”明.许自昌水浒记.周急:“自公退食过新年,笑指生涯树树红。”一作〔退食自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