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思巴字怎么写好看:
八思巴字书法图片
八思巴字历史词典解释
元代八思巴制作的蒙古字的通称。系据藏文字母改制,仿汉字方体,自上而下拼写。世祖至元六年(1269)二月正式颁行,称蒙古新字,后改称蒙古国字,简称蒙古字。用以拼写蒙古语,也用以拼写汉、藏、畏兀语,均自右向左行。元代作为官方文字通用,北元时也还用以铸造官印。十五世纪以后,不再在蒙古族中行用。现存八思巴字文献,拼写蒙语和汉语的碑铭各有二十余通。另有拼写蒙语的牌符、拼写汉语的官印、铜钱、钞币及其他文物。拼写藏、畏兀语只有少量佛教文献。传世抄本《蒙古字韵》是八思巴字与汉字的对照字典。《事林广记》所收《蒙古字百家姓》也为八思巴字、汉字对照。

(七月二十八日察罕仓有时分写来)
八思巴字
词语分解:
- 八的解释 八 bā 数名,七加一(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“捌”代):八面玲珑
- 巴字的解释 谓 巴江 或 巴峡 ,曲折似“巴”字。因以喻水流曲折。 唐 徐凝 荆巫梦思诗:“相思合眼梦何处,十二峯高巴字遥。” 唐 姚合 泛觞泉诗:“杯来转巴字,客坐遶方流。”文献通考·舆地七:“ 巴江 自古集来派於﹝ 巴州 ﹞郡治之右,状如‘巴’字,又曰 字江 。”
历史知识推荐:盛熙明
元曲先今新疆库车畏兀儿人。家居江西南昌。曾为奎章阁书史,参预编修经世大典。晚年定居浙东。卒于至正二十三年1363以后。著有法书考、图画考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