奏书怎么写好看:
奏书书法图片
奏书历史词典解释
文书名。始于汉,为诸侯王国臣下向王公陈述意见的文书。刘勰《文心雕龙·书记》:“战国以前,君臣同书。秦汉立仪,始有表、奏,王公国内,亦称奏书。”清代作为皇帝上书皇太后时使用的一种文书。如庆贺寿诞等。首书“子皇帝臣某某谨奏”,正文用骈体文句,末以“谨奏”作结。又外藩等上书皇帝,亦有称奏书者。
词语分解:
- 奏书的解释 1. 汉 时在诸侯王国中,臣下向王公陈述意见的文书称“奏书”。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·书记:“ 战国 以前,君臣同书; 秦 汉 立仪,始有表奏,王公国内,亦称奏书。” 姚华 论文后编·目录上:“奏之为言进也,於天子曰奏,於王公曰奏书,於公府曰奏记。”2.泛指奏章。 宋 王安石 王中甫学士挽词:“同学 金陵 最少年,奏书曾用牘三千。”3.臣下向君主进呈文书。 唐 元稹 沂国公魏博德政碑
- 奏的字典解释 奏 zòu 作乐(yu?),依照曲调吹弹乐器:演奏
- 书的字典解释 书 (書) shū 成本的著作:书籍
历史知识推荐:蔡巴·贡噶多吉
1309—1364 十四世纪中叶藏传佛教蔡巴噶举派领袖。元至治三年1323任蔡巴万户长。泰定二年1325亲至元廷朝贡,泰定帝授予银印。至正七年1347至八年联合萨迦雅桑万户攻击帕竹万户,为帕竹·降曲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