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十三年之梦历史词典解释
书名。日人宫崎滔天著。清光绪二十七年底(1902.1)在日本《二六新报》开始连载,旋由东京国光书房出版单行本,一再重版。围绕个人经历,记录与孙中山的交往,以及孙中山早期政治思想和革命活动,赞颂孙中山和中国革命。二十九年中文节译本问世,更名《孙逸仙》(章士钊译,署名黄中黄)和《三十三年落花梦》(金天翮译,署名金一)。后《孙逸仙》辑入《荡虏丛书》。1981年三联书店香港分店出版有《三十三年之梦》全译本。
词语分解:
- 三十的解释 1.数词。十的三倍。诗·小雅·无羊:“三十维物,尔牲则具。”左传·宣公三年:“ 成王 定鼎于 郟鄏 ,卜世三十,卜年七百。”2.指三十岁。穀梁传·文公十二年:“丈夫三十而娶。” 南朝 梁简文帝 戏赠丽人诗:“自矜心所爱,三十侍中郎。” 唐 崔灝 赠王威古诗:“三十羽林将,出身常事边。”3.指三十年。 唐 权德舆 古兴诗:“人生大限虽百岁,就中三十称一世。”
历史知识推荐:难神灭论
篇名。1南朝齐梁间曹思文著。针对范缜神灭论而作。认为神与形,生则共居一体合而为用,死则形亡而神游,神是永恒不灭的。并取儒家经典中的有鬼论和怪诞传说作为论据,宣称礼记·祭义云:“乐以迎来,哀以送往。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