长兼怎么写好看:
长兼书法图片
长兼历史词典解释
官制用语。晋朝、南北朝时期多见。原指长期兼任某职,后发展为一种任官形式。《魏书·郭祚传》:“咸阳王禧等奏(郭)祚兼吏部尚书,寻除长兼吏部尚书,并州大中正。”秩位低于正员,可由此升为正员,亦可由正员降此。自太尉、侍中、御史中尉至行参军皆可设。
词语分解:
- 长兼的解释 古代加在官职名称前,表示非正式任命。晋书·刘隗传:“ 太兴 初,长兼侍中,赐爵 都乡侯 。”南史·王俭传:“ 昇明 二年,﹝ 俭 ﹞为长兼侍中,以父终此职,固让。” 清 钱大昕 廿二史考异·南史二·王俭传:“ 昇明 初,迁长兼侍中。长兼者,未正授之称……孔愉传:‘长兼中书令。’是长兼之名,自 晋 已有之矣。”
- 长的字典解释 长(長)cháng两端的距离:长度
- 兼的字典解释 兼 jiān 加倍,把两份并在一起:兼旬(两个十天)
历史官职推荐:经筵讲官
陪侍皇帝讲读经史之官。宋朝以翰林侍读、侍讲学士等为经筵官,每年春秋陪侍皇帝讲读经史。明朝以经筵为内廷经常典礼之一,选派大臣和经筵事,以翰林院侍读、侍讲学士等兼充经筵讲官。清沿明制,设经筵讲官满、汉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