福州电气学塾历史词典解释
又名福州电报学堂。学校名。清末最早的电报技术学校。光绪二年(1876),福建巡抚丁日昌在福州创立。由丹麦大北公司的工程师兼教习,教授电报原理与机器操作方法,及制造电线、电报各种机器。大部分学生从香港、广州学过英语的生童中招选,一部分选自福建船政学堂。以培养电报员为主,少数优异者派送英国大电报局、机关,或丹麦电气厂留学深造,接受电线的安装与维护教育。首批学生为三十二人。
词语分解:
- 福州的解释 福建省省会,位于闽江下游北岸,市区面积1043平方公里,市区人口112万。是省的政治、商业中心和港口
- 学塾的解释 私塾。镜花缘第十六回:“只见有一家门首贴著一张红纸,写著‘女学塾’三个大字。” 王统照 号声·沉船:“因为他家当富裕的时候,他正在邻村的学塾中读书。”
历史知识推荐:唐颖
唐人。玄宗开元中,曾奏上所撰稽典一百三十卷。宰相张说盛赞其史才,奏请留史馆修撰国史,并兼集贤院待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