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仕郎怎么写好看:
登仕郎历史词典解释
官名。隋大业三年(607)以后改常从郎为之,正九品,掌出使。唐代置为文散官,正九品下。宋初沿唐制,元丰三年(1080)废。崇宁二年(1103)又置为选人新寄禄官,取代旧寄禄官试衔知县、知录事参军。政和六年(1116)改为修职郎,同时将假承务郎改此官。金代定为文散官,正九品上。元代改正八品,敕授。明代为正九品,升授。清代为正九品封赠。
词语分解:
- 登仕的解释 任官;当官。 隋 王通 中说·事君:“吏而登仕,劳而进官,非古也。” 宋 司马光 秋怀呈范景仁诗之二:“畴昔共登仕,尔来三十秋。” 清 姚莹 桐城麻溪姚氏登科记:“其登仕者百数。”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·隐士:“登仕,是噉饭之道;归隐,也是噉饭之道。”
- 郎的字典解释 郎 láng 对年轻男子的称呼:大郎
历史知识推荐:大宗
①商代宗庙之一。所祀庙主自上甲始,殷墟卜辞有:“戊戌贞:辛亥肜自上甲,在大宗卜。”殷墟卜辞后编第2469片②官名。商代置,掌宗庙祭祀等,周代称为宗伯。礼记·曲礼下:“天子建天官,先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