绍熙内禅怎么写好看:
绍熙内禅历史词典解释
宋光宗即位后,改元绍熙。以与太上皇(孝宗)有隙,又患精神病,无法理政。绍熙五年(1194),孝宗死,光宗不能执丧。枢密使赵汝愚通过知閤门事韩侂胄,请高宗宪圣吴后垂帘,逼光宗退位,立子嘉王赵扩为帝,是为宁宗。
词语分解:
- 绍熙的解释 继承前业,发扬光大。文选·卢谌<赠刘琨>诗:“濬哲惟皇,绍熙有 晋 。” 李善 注:“尔雅曰:‘绍,继也。’又曰:‘熙,兴也。’”
- 内禅的解释 古代,帝王传位给内定的继承人称“内禪”。 晋 干宝 晋纪论晋武帝革命:“ 尧 舜 内禪,体文德也; 汉 魏 外禪,顺大名也。”后多指帝王身在而传位于子弟。 唐 颜真卿 天下放生池碑铭:“歷选内禪,生人以来,振古及 隋 ,未有如我皇帝者也。” 宋 叶适 提举江州陈公墓志铭:“ 孝宗 寻内禪,公即求补外。”清史稿·礼志八:“﹝ 乾隆 ﹞六十年, 高宗 内禪,称太上皇帝。”
历史知识推荐:巩信
元易州今河北易县人。彦晖之子。宪宗九年1259,袭父职为易州等处管军把总。中统三年1262,从征李璮。至元四年1267,从元帅阿朮攻宋。十一年又从伯颜攻宋,有战功。后升管军千户,镇太平州今广西太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