寝苫枕草怎么写好看:
寝苫枕草书法图片
寝苫枕草历史词典解释
古时居父母之丧的礼节。《左传.襄公十七年》:“居倚庐,寝苫枕草。”又作“寝苫枕块”。苫( ㄕㄢ shān 山):草垫。枕草:以草把为枕。枕块:以土块为枕。寝苫是哀亲之在草,枕块则哀亲之在土。
见“寝苫枕块”。《左传·襄公十七年》:“居倚庐,寝苫枕草。”
词语分解:
- 寝苫的解释 见“ 寝苫枕块 ”。
- 枕草的解释 1.古代丧礼,孝子枕卧草上以表哀悼。左传·襄公十七年:“ 齐 晏桓子 卒, 晏婴 麤縗斩,苴絰、带、杖,菅屨,食鬻,居倚庐,寝苫、枕草。” 唐 高思元 孝女抱父尸出判:“悲缠枕草,志切投牋。”2.谓刻苦自励。 唐 元稹 哭吕衡州诗之三:“白马双旌队,青山八阵图。请缨期繫虏,枕草誓捐躯。”
历史典故推荐:虞翻南海
谓遭贬流放边陲。清张问陶春日有感诗: “虞翻南海无知己,贾谊西京未上书。” 参见:○虞仲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