持节中郎将历史词典解释
官名。西汉时皇帝的侍卫分五官、左、右三署,各置中郎将以统帅侍卫,俸皆二千石,位低于将军。平帝时又置虎贲中郎将。东汉沿置,又增置羽林中郎将,使匈奴中郎将,东西南北四中郎将等。中郎将加“持节”,可专生杀。《后汉书·邓寇列传》:“匡等皆弃军亡走,禹率轻骑急追,获刘均及河东太守杨宝、持节中郎将弭强,皆斩之。”
词语分解:
- 持节的解释 拿看旄节。节,旄节,也叫符节,以竹为竿,上缀以旄牛尾,是使者所持的信物即凭证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 匈奴使留 汉者。——汉书·李广苏建传
- 中郎将的解释 1 官名。秦置。西汉时皇帝卫侍有五官中郎将的名号;地位仅次于将军武以中郎将使持节。——汉书·李广苏建传2 又副中郎将张胜。
历史官职推荐:公车司马
官名。战国秦置。负责王宫警卫。睡虎地秦墓竹简·秦律杂抄:“公车司马猎律。” 官名,西汉时掌殿司马门,受天下奏事,并掌宫中巡逻和征召等事。东汉掌南阙门,受吏民章奏、四方贡献等。王莽时改称王路四门。参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