澎浪矶怎么写好看:
澎浪矶书法图片
澎浪矶历史词典解释
在今江西彭泽县西北长江南岸,北与小孤山相对。北宋欧阳修 《归田录》: “江侧有一石矶谓之澎浪矶,遂转为彭郎矶。云彭郎者,小姑婿也。” 南宋陆游 《入蜀记》 卷3: “又有别祠在澎浪矶,属江州彭泽县,三面临江倒影水中,亦占一山之胜。舟过矶虽无风亦浪涌,盖以此得名也。昔人诗有 ‘舟中估(贾) 客莫漫狂,小姑前年嫁彭郎’ 之句。”故又俗称彭郎矶。清咸丰七年 (1857),湘军将领彭玉麟率舟师逼太平军,进克小孤山,经此。
即彭郎矶。在今江西省彭泽县西北、长江南岸。《彭泽县志》载:“澎浪矶隆起江滨,长江自孤山直冲矶下,波涛澎湃,”故名。与小孤山隔江相对。陆游《入蜀记》:“舟过矶,虽无风亦浪涌,盖以此得名也。” 见“彭郎矶”。
词语分解:
- 澎浪矶的解释 地名。在 江西省 彭泽县 西北临 长江 处,与 安徽省 宿松县 小孤山 相对。俗称 彭郎矶 。 宋 陆游 入蜀记卷三:“过 澎浪磯 、 小孤山 ,二山东西相望……舟过磯,虽无风亦浪涌,盖以此得名也。”
- 矶的字典解释 矶 (磯) jī 突出江边的岩石或小石山:燕子矶
历史地名推荐:霞浦山
在今福建霞浦县南,下临霞浦江。方舆纪要 卷96福宁州 “洪山” 条下: “又霞浦山,在州南四十里。中有青、黑、元、黄四屿,日出照映江水如霞,故名。”